开元体育IT培训如何走出维谷五金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在空白中起步,在竞争中发展。IT培训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产业,尽管从种种方面,有很多人认为IT培训已经在“崩溃的边缘”或者“亟需拯救”,但相信很少人愿意看到这样年轻和有生命力的一块市场如此失去。外面的人站在一旁指指点点其实于事情没有多少实在的意义,IT培训,需要继续走下去,社会上的需求仍然还在,还相当的大,不过,对IT培训自身而言,需要的是一条健康向上的路数,无论目前它处于何等困境,最关键的是IT培训要自救赎身。
自救首先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需要对自己客观冷静的认识,需要有告别虚荣泡沫的决心,需要有从头再来的毅力。笔者认为IT培训自救有下面的几个门槛要跨过:
IT培训是一个大的概念,有不同的组成和不同内容,要区别对待;目前最乱最该治理的应该说是认证培训,还有的职业培训、企业培训、院校教育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还多是Bug,不能影响到大局,我们不能因为认证培训这一点就将整盆水全泼将出去。
厂商、培训代理、培训机构乃至学员都应该摆正心态,自我检讨;可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大家对于责任互相推诿,谈得更多的是自己如何如何做的好,如何清白,大家应该明白一点,这个行业和市场是每个人都在其中的开元体育,中间勾连纵横,关系密切,树欲静而风不止,谁都操纵不了大局和环境,出了问题,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一旁捡便宜。
作为IT培训的执行者来说,他们应该有种概念,培训公司是一个IT技术的传播者,是一个技术的传播、推广渠道,是为IT厂商和学员服务的,他们最大的责任是让有价值的IT技术能够通过渠道完整如实地传播到用户手里,促使他们应用这些技术创造数倍的价值,这是培训行业真正要做的事情,这已经有了很多教育的含义,而教育是来不得半点糟蹋的。那么,真正的救赎又该如何进行呢?
从厂商认证垄断,过渡到中立性认证和非认证培训。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微软、IBM等知名IT企业进军中国。这些厂商为推广其产品,精心设计的认证系统也相继登陆中国,这些跨国厂商推出的认证系统,成为国人进入IT行业求职的资本与IT企业招聘的用人标准。但是,这种现象存在种种弊端,例如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个人用户片面追求认证证书而忽视能力培养,不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等。加上相关技术人员水平的提升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技术融合度的进一步加强,培训产品多样性增强、差异性降低的现象日益显著。因此,原来单一的厂商认证已难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变的需求。
IT培训要变,要转,第一个要由厂商驱动向用户驱动转变。当然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的IT培训机构依托于国外厂商提供知识产品的现状不可能短期内发生巨大转变,因此用户的需求已产生并不断深化与扩大,这为国内的IT培训机构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开发并整合相应的课程开元体育,如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已成为各个培训机构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所谓的中立性培训和非认证培训是针对厂商、认证培训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由一些中立的教育机构开展,主要针对用户需求和技能综合培养,未必有一项专门的认证名称,他们会因为紧密结合国内培训市场现状,符合国内的市场需求而有长足发展。培训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服务。据调查显示,每年真正通过认证考试的只有不到一万人,但需要IT知识的人远胜于此,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为了进一步做好工作而学习,就不一定要拿证书。
彩电大战为什么打起来之后,大家都可以受益,就是因为彩电有品牌,消费者有品牌意识,有对品牌的认可度。可是,IT培训行业硝烟燃起不到一段时间,就倒下了一大堆小公司,尽管他们中的一些是需要优胜劣汰的,但过程中采用的各种竞争手段却是一把双刃剑,严重伤害了幸存下来的企业。
IT培训没有品牌,其实也有几家。但品牌建设并非说是有知名度那么简单,培训中心应该研究并针对学员的真正要求,帮助学员澄清认识,使学员达到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技能程度。要完成这件事,一家培训中心做不来,需要所有的培训中心共同努力,尤其是大的培训中心要提高内功、主导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从事培训前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现实需求,避免开设课程与消费者现实需求之间脱节。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自有的培训项目,这是培训机构走出厂商阴影,做大做硬自己的关键一步。
IT行业一直在鼓吹服务概念,IT培训的服务概念也要普及。未来竞争要求每个培训机构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水平,现在培训中心很多都在抓服务,不幸很多时候谈的都是硬件设施,其实培训服务首先应该是为学员提供真正需要的东西,在教学质量和常规服务方面不断拓展,要让学员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价值。比如定期回访和后续的学习。
IT培训最大的用户群其实不应该是个人,而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和一直以来IT培训以认证培训为主不无关系。如前所言,既然认证培训需要逐渐退出角色,企业级的培训项目和针对企业的定制培训应该成为培训机构的大单。
IT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的是实践能力,是一种纯粹的具体技能培训需求,对通过什么认证没有多少要求。企业培训是一种技能培训,而技能培训就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教更多的人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现在大多数企业认为培训机构就是为了认证培训而设立的,确实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比较好的专门针对这种大客户的培训,没有相应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思路,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程度。
企业定制培训要求培训机构非常熟悉企业的需求,对实际企业运用了如指掌,培训公司先要研究企业需要什么培训,再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案,针对企业应用状况,还要注意加入实用的东西和反复训练的机会。针对企业需求的定制培训,应该是培训完成后,受训者就能成为企业可用的人才。
IT培训市场还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用户的培训意识和对自身培训需求的认识,将会更好地促进自身和培训服务市场的完善。而培训用户的这些意识,将取决于厂商对于培训机构的支持,从产品应用的角度提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促进,对培训内容的完善和宽度的深化;也将取决于培训机构、考试机构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完善这个市场。
还有一些零碎的想法,抛砖引玉说出来做个参考。培训机构要减少认证角色。用户在经过培训后,总是需要能够有人来认可,这就需要有第三方的机构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认证,从市场的分工上来说,如果一家公司既做培训也做认证就会搅乱市场。认证和培训要分开,培训可能希望权力越大越好,但这样无助于其发展,培训机构应当一心一意地做好培训,而资格认证还是要由另外的机构来做,例如Prometric、VUE等。目前的机制还不是很合理。
重视师资。现在培养学员的中心比比皆是,却没有培养老师的中心。在一个教育体系中,师资是最重要的因素,再有体系,再有执行,没有传道授业的人,培训玩不转也转不好。对于老师是不是也应该设置一个标准或者资格认定,既便于培训机构操作,也利于学生选择,况且师资其实应该是竞争中的强镑,提高教师素质刻不容缓。目前,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在对培训机构的资质审查中,最该考察的就是教师的水平。
将网络、培训、行业、用户这几块很好地整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网上资源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和E-learning。规避目前面授培训的一些弊端。
政府也要做些工作,IT产业发展迅速,而IT培训无论是从教育意义还是人才管理模式都跟不上这种发展的速度。IT公司、培训机构和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地建立起IT职业化人才的框架,包括资格认证和建立社会认可的产业标准。可以考虑建立行业协会或同盟,从管理上加强IT培训各成员的自律管理和协商协调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开元体育,包括IT培训在内的教育培训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核心价值投资,人们选择一项培训和购买一件商品一样,更多的是看它是否实用,是否物有所值。人们关注的是有价值的培训,选择对自身发展有益的培训,因此只有具有价值增值的IT培训,才可能在IT培训市场得到生存和发展。做到了这点,就完成了救赎,IT培训才有可能走出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