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体育官网入口【审计论文】浅谈大数据时代财政联网审计
发布时间:2024-05-28 22:19:01

  开元体育官网入口【审计论文】浅谈大数据时代财政联网审计《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的工作意见,这是国家首次在文件中将大数据审计列入审计信息化工作重点。2016年,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的意见。同时,《审计署关于印发2016年地方审计机关重点抓好的十项工作的通知》(审办发〔2016〕4号)中明确了“大力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数据采集集中力度”的工作重点。这表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部门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充分挖掘并运用大数据开展工作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掌握国家重要资金及资源的部门领域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也日益完善,审计机关要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必须顺应这种形势的发展,积极探索审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荥阳市审计局于2013年便在省审计系统率先尝试开展财政联网审计,着手建设审计数据综合分析平台。2014年平台建成投入应用,2015年财政联网审计全面铺开,并于当年顺利通过了河南省审计信息化建设示范点的验收。2016年初,荥阳市审计局适应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对数据分析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并从年初项目规划到审计工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整套财政联网审计系统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对现在审计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使财政联网审计推进得更为高效,探索出了一条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的路子。

  首先财政联网审计得到荥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先后出台了《荥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计算机联网审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荥政办文﹝2013﹞18号)、《荥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审计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荥政办文﹝2015﹞51号)文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各个单位部门的大力配合。其次在资金开元体育、技术、人才方面又取得了河南省审计厅、郑州市审计局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方合力,荥阳市审计局的财政联网审计格局得以顺利建立,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得以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荥阳市审计局的综合数据分析系统已覆盖全市98家一级预算单位、 家二级机构的财务系统数据,以及财政系统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编制和批复、预算指标、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工资统发、政府采购等业务数据,并与地税、住房公积金、养老金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殡葬信息、残疾人、工商登记、卫生、新农合、劳动保障服务等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关联。

  团队建设--成立数据分析团队,转变数据分析模式,实现审计“一盘棋”。2016年荥阳市审计局整合财政审计业务骨干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成立数据分析团队,采取集中分析与远程分析并行、共享交流、统一调度、全面推进的方式,形成财政审计大格局。数据分析团队充分利用审计数据资源开展审计方法和课题系统性研究,对数据进行反复、持续、度地“挖掘”,充分发掘“大数据”潜能,实现数据分析工作由分散游击向兵团化作战的转变。局领导又专门抽调计算机及审计业务骨干成立了联网审计办公室,专门进行审计数据的分析管理,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方法,将相关文件规定的条件数字化,构建了财政、部门预算、地税、社保、公积金等多个行业的审计模型。利用这些审计模型,对所有联网单位进行批量审计,对同期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分析;对跨行业、跨系统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和印证,验证经济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能很快查找和锁定审计疑点线索。这就是具有实时和大数据特点的新型审计模式。对多数审计项目,我们运用联网大数据关联比对分析后,都能够实现带着疑点线索去现场审计的目的。这也将成为荥阳市审计局的新常态。

  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定期报送制度,不断完善数据资源。与财政、社保、税务、工商、民政等单位形成数据采集定期报送制度,有效推进审计数据采集常态化,注重审计数据的持续积累、更新,并深入应用综合数据分析系统,按照“统一入口、统一出口、责任到人”的原则,规范审计数据的归集入库工作,不断完善各类数据资源。其次制定了详细的联网审计实施方案,按照“先行规范,有序运行,防范风险,务求实效”的指导原则,荥阳市审计局印发了《财政联网审计操作规程》,对审计机关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全面规范,以充分发挥联网审计效能,切实防范联网审计风险。明确了如信息化中心、联网审计办公室、业务部门、督查科等相关科室的职责,并对财政联网审计电子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了规范。第三,规范信息数据的管理,联网采集的所有电子数据集中存储在信息化中心,信息化中心指定专人,对源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荥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审计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荥政办文﹝2015﹞51号)有关规定,对财政联网审计数据、技术资料等负有保密责任,不得用于与财政联网审计无关事项。四是为规范联网审计平台的使用,针对操作过程中涉及的文书及传递表格进行了整理,统一了《数据采集通知书》《电子数据保密协议》、《联网审计监督疑点核查函》、《联网审计监督整改建议函》、《联网实时审计报告》等文书格式。使联网审计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联网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项目谋划--要实现审计全覆盖,依靠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审计新常态的发展。我市现有一级预算单位98个,每年对这些部门审计一遍,传统审计方式很难实现。每年初,由局联网审计办公室对全市被审计单位进行归口分配,由各业务科室选取三个项目进行常态化审计,由联网办选取审计重点,报法制科进行立项,业务科下达审计通知书,出具审计报告。其余的被审计单位,由财政联网审计办公室开展无项目审计,采取网上实时审计的模式,不再单个下审计通知书,统一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中进行反映。

  数据管理--联网数据采集:通过网络技术对被审计对象数据进行动态采集、传输和接收,是联网审计的重要特征,也是实施联网审计的基础。为实现这一关键功能,我们在荥阳市财政局设置前置机,审计局的主服务器与前置机通过专线方式连接,专线的保密性高、传输速度快,可进行实时监督。数据采集时,前置机直接连接市财政局信息中心服务器,每周2次按照预定程序进行自动采集,获取市财政数据、市直单位及乡镇数据。

  数据清洗与加工:由于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可能会存在冗余、乱码等各类错误,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数据加工为符合审计要求的标准数据,才能供审计人员使用。为进行合理的数据清洗与加工,首先我局按照审计需求并结合被审计单位业务特点界定出所需数据的范围和内容,为准确抽取审计信息资源奠定基础;其次进行审计数据规划,建立能够指导和规范审计数据加工、处理、汇集和应用的数据元素体系及其目录体系,并设计出审计基础表;最后根据审计数据规划进行数据加工,构建审计分析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表。

  审计数据分析:联网审计不仅要解决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导入问题,而且要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展示。为此,我局在联网审计中注重做到:一是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审计人员依托审计基础数据库,既可以采用指标数据分析模式,创新运用同比结构分析、指标分配分析两种方法,又可以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分析模式,创新运用跟踪分析、环比分析、趋势分析、支付进度分析四种方法。通过各种方法的运用,初步建立财政资金总体运行状态、财政预算执行进度、重点专项资金跟踪和财政资金运用异常情况等四个分析模块;二是动态管理审计模型。对审计模型进行保存、删除和调整,从而逐步建立起开放式的审计方法库,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和质量;各类审计模型能够被自动调度,实现审计预警机制,做到对关键问题的动态核查;三是审计数据分析结果能够自动汇总并生成数据分析报告,为进一步延伸落实奠定基础。

  疑点筛查--首先对以往年度审计过的单位进行了分类汇总,重点分析这些单位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哪些环节容易出现漏洞,为以后的疑点筛查作准备。针对预算执行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由联网审计办公室进行逐一整理,生成各个审计模型,对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重大政策落实、专项资金的延伸等方面进行一一筛查。最后将筛查出来的疑点分发给各个业务科室,进行逐个核实。另外,联网审计办公室利用研发的审计模型,通过持续采集数据,可以直接监控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实现了审计的“关口前移”和随时监督。也让被审计单位普遍意识到,自己单位财务收支的一举一动都置于实时审计监督的“火眼金睛”之下,这种威慑力促使其强化自我约束,抓早抓小抓规范,防范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审计工作也因此做到早发现、早预警,真正起到“免疫功能”。

  操作流程--利用大数据的相关内容,针对无项目审计和实时监控的特点,对联网审计的审计计划、项目实施、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审理程序、审计文书、审计档案管理、审计整改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了设计,规范了工作流程。

  每年联网审计办公室根据年初的审计计划,对未审计项目进行疑点筛查,筛查出的疑点填制“审计疑点核查表”分发到各相关业务科室,此表一式三份,联网办、业务科、督查办各一份,由业务科室负责起草《财政联网审计监督疑点核查函》送达被审计单位,经审计查实后,填写《联网审计监督整改建议函》报法制科、督查办、联网办备案。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由督查办负责;

  数据采集是联网审计系统中的初始环节,其安全性是必须首要考虑的。联网单位不愿意使自己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时刻处于监督之下,常常会以信息系统安全、内网安全、数据安全等等理由拒绝与审计部门联网。直接连接联网单位的主机,联网单位会担心内网被攻击、内网资料被泄露。同时,联网单位主机的工作负荷一般比较大,审计项目组的查询会影响到联网单位主机的性能,会影响联网单位的业务处理,复杂的查询甚至会导致联网单位主机系统的死机。

  在数据采集和传输阶段,针对不同联网采集方式开元体育,采用了物理隔离、专线传输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传输;

  基于上述情况,在数据规划和存储阶段,荥阳市审计局采用数据集中存储、分区存放的方式,进行自动清洗转换,形成统一的行业规划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同城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存储;在数据授权和使用阶段,对采集的数据按照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数据、一般数据、开放数据。通过系统进行角色、权限、用户统一管理,用户按照不同的角色权限访问不同的数据,确保数据安全使用。数据处理与“金审工程”总承包商中审公司合作,完成联网审计系统建设、开发专用的联网审计软件。使用专用联网审计软件直接利用备份机对财务、业务数据进行挖掘性分析。

  业务科室需要使用现有的电子数据,需填制电子数据使用审批单,报信息化中心审批,经信息化中心授权后方能使用,项目结束后权限收回;业务科室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新采集电子数据,由信息化中心起草《数据采集通知书》及《电子数据保密协议》,到被审计单位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前由被审计单位填制《计算机信息系统调查表》说明该单位财务信息系统及业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监督整改--审计人员利用联网数据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整改通知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在线追踪。通过杀“回马枪”,对于尚未纠正的问题及时做出审查。

  我局研究开发了《审计结果跟踪利用系统》,通过该系统对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和整改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各业务科室依据出具的审计结论性文书填报基础资料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相关整改状态信息,审计整改事项进入倒计时状态,提醒业务科室根据系统中提醒的整改事项进行督促。审结的整改信息进入审结信息查询状态,未审结信息将继续跟踪落实,直到办结。经业务科室多次督促仍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整改的,经局办公会议审议同意,依法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通过该系统软件的运行,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节约了审计人员的有限时间,为领导掌握审计项目整改落实情况提供了平台。

  强化培训--联网审计和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有明显不同,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使用联网系统完成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处理,而且要能够依据审计需求构建相应审计模型,完成对各类业务问题的核查。但由于年龄差异等原因,审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与实施联网审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或根本不懂计算机应用,或仅能进行较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应用,不掌握深层次的数据库编程技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为此,荥阳市审计局一方面争取上级审计机关的支持,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审计署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充实联网审计管理中心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对全局人员进行培训,致力提升在职审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内容包括AO案例和计算机审计方法编写,AO2011的使用,OA流转和交互使用,联网审计平台的使用等,并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以达到全面提高全局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培训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局不断兴起重视信息化、学习信息化、融入信息化、加速信息化的热潮;三是通过实战锻炼人才。选派有计算机审计基础的同志先后参加了全国地方债务审计、社保审计、土地审计等大项目开元体育,业务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大幅提高;四是开展“老带新”实务培训,提供智力准备。为了做好数据分析,荥阳市审计局邀请中审公司专业人员针对数据分析过程中,疑点的落实和查证对全局干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题培训,培训形式上采取了“老带新”模式,即一名年轻同志和一名老同志结对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提升。

  在常规审计中,被审计单位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采集一直是跟随审计组、审计项目进行,这就造成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分散,缺乏连续性、关联性,且在存储安全性上也存在很大问题。推行财政联网审计,数据集中保存、自动采集或定期采期、数据使用层层审批,更利于数据的管理及安全。在审计工作模式上,常规审计以现场审计为主,存在成本较高、人员分散、审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且审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被审计单位配合程度的制约。在审计成果方面,常规审计更注重于事后监督,无法做到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时监控及事前的风险预警。

  而财政联网审计通过计算机等非现场的方式远程获取资料数据并加以分析,很多基本的情况和表格都能自动形成,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于更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通过合理的安排联网审计项目与现场审计项目,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审计资源,实现以最少的审计资源,取得最大的审计成果。通过构建实时监督模块及风险预警模块,使审计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相结合,使一些违纪违规问题及时得到发现并纠正。并且通过解剖一批“麻雀”、一批“兔子”,更能发现宏观上共性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信息,提升审计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以往,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数据,数据之间不能进行比对和验证,预算执行情况成为了困扰财政审计的最大问题。实现财政联网审计后,对财政部门及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指标管理、国库支付管理、总预算会计管理、单位集中会计核算管理等财务系统的数据实现了实时动态采集,通过预算、指标、用款计划、额度、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科目等,实现了财政与部门数据之间的关联,通过数据之间相互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常规审计无法发现的问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截止2015年底,审计人员通过联网审计系统,全面审计了年度预算编制、追加预算、上年结转、中央项资金、本级追加、转移性支付等可用资金来源情况、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结余结转情况,查出了2000多万元专款未及时拨付,30多个项目由于未及时将部分预算指标分配给具体部门和项目,导致这些指标当年未能执行,造成预算资金闲置的问题。

  通过对数据的海量采集和综合利用,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推动了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也正是得益于对同期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对跨行业、跨系统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和印证,使数据产生“化学反应”,发现了一些以前不可能或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如,对住房公积金的审计中,面对数量巨大的缴费、人群,如何审计,无从下手,但利用计算机数据比对核实方法,以住房公积金缴纳对象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为主要关联条件,将管理中心与各行业管理机构之间开户情况进行比对,就会发现存在重复缴存公积金的情况;将住房公积金缴存明细与财政工资统发系统、房屋产权管理、低保人员信息等进行比对,就会发现骗取国家低保资金的情况。这一切均是通过联网审计才能达到的效果。

  近几年,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改善民生方面的资金,随着资金投入的逐渐加大,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相继出现。审计中发现,由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资源未达到实时共享,各单位使用的办公软件无法兼容,因此申请民生资金人员的资质认定所需的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如果仅凭管理此项资金的某一个部门认定难免有漏网之鱼。我局在今年开展的小额担保财政贴息审计项目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统发工资基本信息与小额发放记录人信息进行关联比对,查找出未失业人员不符合小额担保申请人条件的人员隐瞒信息;利用工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数据与担保中心提供的小额全部名单记录进行关联比对,查找出通过伪造营业执照获取小额的人员;利用住房公积金缴纳信息与小额发放记录人信息进行关联比对,查找出工资额不符合小额担保申请人条件的人员。(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