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作为国家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理论武装、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建院以来,始终秉持“不做假账”的校训精神,以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门人”为己任,从加强会计人价值观念引领和职业能力建设等多个角度,创新开展会计诚信教育主题的思政课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未能及时跟上。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内外监管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标准,或已上市企业为了不被清退,肆意粉饰财务报表,财务造假案频发,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从1992年开始,国家对会计行业开展了三次大规模清理整顿。1995年,同志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中要求,认真培训和大力提高会计工作者和注册会计师的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要鼓励和支持会计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依法履行职责权限和进行会计监督。这成为建立三所国家会计学院的重要起点。从1995年开始,同志亲自筹建三所中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基地(国家会计学院前身),并在2001年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有相应的游戏规则,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经济秩序就会打乱,要按游戏规则办事就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做假账违背主义道德,违背个人良心,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做假账中国就永远没有希望,不做假账中国才有希望”。“不做假账”确立了会计从业者的价值底线,也是对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不规范、不可持续发展的底线约束。
习总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在2020年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开元体育《财务与会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新开展会计诚信主题的思政教育实践探索、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这对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观要求。从“不做假账”的底线要求到“做诚信守法的表率”的“高线”要求,折射出在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程中,对法律、制度、文化、价值观等“软基建”“软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市场与政府、市场主体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诚信和互信能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诚信和互信是建立在准确、可靠、及时、多元化、融合性的会计信息以及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基础上的。会计技术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对于加强会计信息披露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会计制度还是会计技术,都具有工具性,对制度的解读、技术的应用关键还在人。正是有了会计人的价值观引领,才使得会计不是死板的工具,才能适应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发展性。
迈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会计人的诚信观念必须迭代升级,不能只对规则、数据和信息负责,更要以可靠的价值观,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帮助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穿透会计信息和数据的迷雾,加强信任和协作,进而加速全社会的细化分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决定着财经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建院初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会计诚信教育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为主,主要通过面授教学的方式进行。学院谨遵同志嘱托,努力为每一个来院学习的会计人讲好“不做假账”的校训精神。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学院累计开发30余门职业道德课程,每年安排10多场思政和文化讲座,期望通过课堂教育提升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但客观来看,开班宣讲和系列职业道德课程存在形式单一、简单说教、效果有限、影响不足等问题,这既与学院供给不足、思政教育的思路不够开阔、职业道德师资和课程开发能力不足、课程资源有限等有关,也与委托培训方的需求不足有关。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对速度、规模、经济收益更加重视,导致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对职业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没有明确开元体育、迫切的培养需要。
2.新发展阶段会计诚信教育应以价值观教育为目标。新发展阶段,会计诚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深化拓展、迭代升级。职业道德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人在职场中的基本价值取向,但它不是孤立悬浮的,而是根植于整体价值观之中。加强会计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是中国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会计诚信就是会计职业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以来,学院不断加强以诚信为特色的价值观教育,努力站在提升整体价值观的高度,进一步抓好抓实职业道德教育。学院制定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基本指引》,面向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发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诚信手册》,树立“让研究生自己成为诚信手册的书写者、诚信人生的行动者”理念,在诚信精神认知、诚信文化浸润、优良学风践行等方面给予指引,要求研究生广泛参与各类诚信文化建设活动,并在手册中体现参与成果,督促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学院还陆续推出诚信文化建设“七个一”活动,即演讲比赛、诚信考场、主题征文、诚信调研、诚信展室、诚信论坛、诚信现场教学等,搭建面向高层次财会人才的院士讲堂、面向研究生的青年思政大讲堂、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改革发展现场教学等平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价值观教育格局。此外,坚持举办多年的全日制研究生诚信辩论赛在全院师生中引起了积极反响,对全体师生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人生观起到了很好的思辨引领作用。
会计诚信是打造学院特色化思政课程格局的重要板块。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和专题调查研究,2022年4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根据该实施方案,学院将构建“1+N+X”特色化思政课程格局,努力实现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课程体系。
其中,“1”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学院思政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位项目学分课程、培训项目专题课程、各类讲座等多种方式,切实将学与用贯穿于各模块教育教学活动中。“N”为特色必修课,包括党委领导讲思政、开学第一课、诚信之旅等鲜明体现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思政讲座及现场教学课程。“X”为特色任选课,主要包括机制化开设的各类形势政策、历史人文、科学素养等通识讲座和适合不同对象的线上线下专题思政课程。各类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牢牢把握诚信教育理念,把会计诚信课程纳入学院思政课程的系统性、全局性规划之中,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诚信之旅”“诚信与可持续发展”“会计口述历史”等课程品牌,努力使会计诚信教育成为学院特色思政课的“金字招牌”。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秉承“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理念开元体育,较早启动了课程思政建设,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努力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会计诚信教育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2019年,学院拟定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从现有的综合素养课程(通识课)和专业课程中遴选部分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并逐步全面推广,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融入案例教学与分析,在探讨学术问题时开展诚信教育。
2020年,学院正式启动研究生《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等三门试点课程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诚信价值观塑造是这些会计专业课程中最为重要的思政元素。以《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为例,防止会计舞弊、帮助企业强化内部控制、为经营管理者和大中小股东提供会计专业服务是会计职业的素养和操守,这就要求会计处理方法必须客观、可靠、公允。
因此,该课程组教师将“会计诚信”作为该课程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希望通过学习既能使同学们提升专业胜任水平,拥有客观上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底线的能力,更能学习到如何在理解和解读准则时作出正确的主观判断。又如,《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组在课程内容上设计了“三个结合”:
一是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相结合,在新时代会计教育中彰显中国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靠人才;
二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阐释会计诚信在商业诚信中的基础作用,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和履职能力开元体育,成为“诚信中国”的建设者;
三是与文化自信相结合,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古籍中的会计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优化会计行业生态。
2022年4月25日习总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只来自一处,往往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而来。因此,价值观教育要积极革新内容和形式,不能仅就诚信谈诚信、只用课堂教育培养价值观,更要将价值观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阐释,用历史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发展的逻辑来触动、说服和教育学习者。
2019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学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历史、改革开放历史、会计行业发展历史、建院历史进行研究,对诚信道、诚信广场、校训题词等实物资源进行梳理,开发出行走在校园里的“初心之旅”诚信教育现场教学。在历史发生现场还原历史场景,用具体的场景和实物、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引导学员与历史隔空对话,回望学院和会计行业的初心和使命,阐释诚信、规则、会计对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让学习者感受国家和民族的曲折探索和伟大进步。“初心之旅”诚信教育课程灵活运用场景式教学,用实物还原场景,以场景激发情感,让情感触动理性,一经推出即获得学员良好反响。
“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019年3月,习总在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求。建院以来,学院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但始终缺乏一个特色化平台。“初心之旅”现场教学是一个创新尝试,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可看性。2019年,学院总结二十年诚信文化建设成果,全面启动诚信馆建设,并于2021年正式建成全国首家诚信馆。诚信馆以诚载千年、信著四海、诚信中国、会计护航四个角度阐释“什么是诚信”,探寻会计和诚信在人类文明发展脉络中的位置和价值。
历史实物是点睛的灵魂之笔。馆内的“道德秤”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天神敬畏、道德内省以及商业往来中的契约精神;从古老的《塔木德》可以看出,西方诚信思想从一开始就强调契约精神;“金圆券”则以反面教材现身,折射出派政府的信用崩盘;古老的会计账簿和封面印有“吹哨人”的《时代周刊》告诉学习者为什么会计人有为公共利益“吹哨”的天然优势……
依托展馆开展的诚信教育已产生良好效果。2021年以来,“开学第一课”诚信馆现场教学开课100场次(现场教学75次、公益活动25次)、4 000多人次,学员给予很高评价,教学测评最高达到4.96分(5分制),被列为各类高端财会人才培养项目的必修课。
2021年,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把诚信馆列为组织生活基地,鼓励市级机关基层党组织来院开展具有会计行业特色的党性教育,让全市公务人员更加了解会计行业,读懂“不做假账”的校训精神,进而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管理环境。学院以诚信馆为载体,主动面向长三角区域和学院驻地单位开展共建联建累计25场次,向社会各界推广“会计基础设施”理念,宣传会计行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会计诚信对于建设诚信中国的基础性作用,让更多人理解会计,尊重会计。
习总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于对会计诚信领域教学研究的积累,学院也持续尝试将诚信教育特色辐射至面向全社会的财经素养教育中。学院青年教职工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连续多年义务为学院驻地周边中小学生讲授“初心之旅”和“诚信之旅”课程,并开发“诚信文化观与青少年财经素养”课程为上海小学生“寒托营”义务讲授。
此外,学院还通过远程教育课堂、诚信网络微课小视频、流量平台直播开箱等多种方式,丰富会计诚信教育的形式和载体,让会计诚信教育触及更多学习者,以年轻人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会计诚信教育更加生动立体,以进一步推广会计历史和文化,助力诚信中国建设。
经过多年持续探索实践,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会计诚信教育已逐步成为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学院与全国会计教指委、中注协、中评协共建诚信馆,联合开展教学案例开发和职业道德教育。为深化教学,学院持续强化诚信研究,结合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伟力”研究,开发“微党课”,开发10余个会计诚信案例等。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未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将继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总关于教书育人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好中国财经故事,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会计诚信教育,努力打造诚信思政课程示范地、学院精神传承地、中国诚信教育基地、国民财经素养策源地。
(作者:研究生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生导师 李昕凝,党办(院办)高级主管、学院诚信馆策展人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