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体育官网学术观点 范莉、乔晓妹: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微
发布时间:2024-07-12 16:47:42

  开元体育官网学术观点 范莉、乔晓妹: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微五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国家所需、时代所需,也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通过引用联合国相关文件详细分析“国际组织人才”的定义和素质要求;然后基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成绩与不足;最后主要介绍4所财经类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是国家所需。在2018年9月10日,习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3类人才培养,一是要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全球化人才;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三是要培养能到国际组织任职的人才。在2019年3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题为“新文科、大外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发言中再次提出,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着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要积极应对新科技带来的挑战,要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是时代所需。自2020年初,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国际形势与个人生活,疫情肆虐暴露出国际组织协调力薄弱、国家间合作等问题。世界混乱,危机四伏。不过,危机也会是机遇,这时也正是我们体现大国风范与中国智慧的时刻,是我们参与和引领建立公共卫生防疫救护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理念共同体”“政策共同体”“行动共同体”的时刻(孙吉胜 2020b, 2020c),也是“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孙吉胜 2020a: 95)的时刻。

  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全国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外语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所急需的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系统化外语教学方面,致力于提高学生第二、第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语言支撑。本文拟从国际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国内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否真正符合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两方面入手,梳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评析国内在此领域的现状及不足,并分析在我国财经、贸易教育中发挥核心作用的4所高校的相关研究成果。

  根据《国际组织年鉴》,“国际组织”可定义为: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由成员国政府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成立,并且具有常设体系或机构,其宗旨是依靠成员国间的合作来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根据国际组织联盟官方网页yearbook),全球现有72,500个国际组织,且每年大致增加1,200个新兴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有多种分类,例如:按参与成员特征,可分为政府间的组织(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GO)与非政府间的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按涉及区域,可分为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全球性国际组织;按目的性质,可分为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在性的国际组织中,联合国最具有代表性,它是世界最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专业性的国际组织中,经济类国际组织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尤为突出,如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 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大经济组织,再如亚太经合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

  相对我国教育教学类的一些指导性文件中的相关概念与提法,以上联合国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定义主要体现两个特点:其一,国际组织人才素质为多方面、多层次、可量化、可培养。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xix)中提到的“全人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意识。强调能力、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以及我们在通常文件中所见的“国际型人才”等概念,联合国相关文件给出更清晰、更明确的分类,由此更便于认知与操作。其二,联合国相关文件强调实用性、实践性。国际组织人才的内涵具有“高大上”的特性,但同时强调务实性。这些能力都能融入到日常学习与工作中,例如领导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等,它们摸得着、看得见,可具象、可培养、可运用。具有这些核心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国际组织所需,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所需。联合国相关文件对国际组织人才素质的阐释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组织是确立国际格局、国际制度的重要部分,是改善国际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是展示国家形象、发出国家声音的重要论坛。因此,拥有相当数量本国国籍的国际组织职员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外交话语权建立与提升的表现。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承担维护国际平等与促进国际合作的责任也日益增大,国际组织给我们提供平台去实施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外交的新理念与新模式。长久以来,国家与相关部门多次就此做出指示,例如:2010年6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2015 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大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来华杰出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提供人才保障”(教育部 2015)。2016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人才”,提升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拓展有关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空间,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源于我们在此方面的工作确需跟进。当前,我国在联合国系统中国际职员人数与所承担的国际义务量之间就相对比例而言存在较大反差。例如, 2014年我国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国际职员人数仅占联合国系统国际职员总数的1%,列第24位(阚阅 2016:18)。再以联合国秘书处为例,2014年副秘书长、助理秘书长、主管等高级别官员总数为357人,中国籍的高级官员仅有11人,远低于美国(48人)、英国(19人)、法国(18人)、日本(14人)等发达国家。然而,在2018年12月22日举行的联大会议上通过的2019年-2021年联合国会费比额表显示,中国会费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会费缴纳国,仅次于美国,常规预算分摊比例由原来的7.92%升至12.01%,维和预算分摊比例由原来的10.24%升至15.22%(联合国新闻 2019)。由于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人数少、级别低,在很大程度上会遏制我们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话语权,限制我们充分依托国际平台与法规来维护自身与世界公益。

  肩负培养高级别人才使命的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已做出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呢?根据对部分高校的调研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目前国内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呈现“高度重视、力度加大、卓越培养”等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中国特色不足、专题研究欠缺、培养系统待完善、培养成效需评估”等问题。

  我国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措施有:首先,高度重视、加大培养力度。各高校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纷纷设立新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培养力度。根据张海滨、刘莲莲的研究,当前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可分为5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依托国际关系学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如北京大学依托国际关系学院,设立专门的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第二类为综合性大学依托外语学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如浙江大学依托外国语学院创立国精班;第三类是外语类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等;第四类是理工类大学依托外语学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如西北工业大学依托外语学院;第五类是一些办学规模较小、有学科特色的大学,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等(张海滨 刘莲莲 2019:136)。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学科优势,协同进行多层次与多专业的国际人才培养。

  其次,借鉴国外经验,展开对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就业指导等内容的全面讨论。闫温乐、 张民选(2016)以美国10所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例,结合我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3个方面开展研究,总结出这些大学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特征:紧密围绕全球性议题,契合国际组织关注的方向;注重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积极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注重搭建人脉网络,有效利用国际组织资源。借鉴这些经验,他们提出我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将国际关系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作为重要切入点,“国际组织议题”作为国际关系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参考,“国际组织就业”作为国际关系专业实践课程的创新思路。郦莉(2018)从外交、教育和人事的角度,介绍美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特别指出美国高校从全球治理的区域与专题、行业与学科交叉的“矩阵”知识结构入手设计课程,重点抓住将第二课堂拓展至国际组织实习岗位,将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课外实践中充分运用,同时提出将“零和”博弈论转换为“共享” 发展观,努力以协同共享的方式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培养。郭婧(2019)从英国高校对国际组织人才的专业培养、国际组织课程指导与就业服务、为国际组织培养与输送人才等角度,分析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高校学科组织的形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高校全球智库服务功能的驱动等,总结具有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经验。相关研究还有:彭龙(2017)、 刘素君和张应武(2018)、尤佳(2018)、郑瑞珺(2018)、王奕(2019)等。

  实践,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实践的指导。思考现有研究,联系当前现状,我们认为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中国元素,中国模式有待开创。有研究(如刘宝存 肖军 2018,郑淳 2019)讨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但对在建设“一带一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如何将中国模式、中国理念、中国主张有机地融入到国际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对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等需要进一步深入。显性的文化元素便于传播,如武术、茶艺、京剧等;隐性的文化精神则难于传扬,如价值观、哲学思想等。而恰是后者尤为重要,这种硬核的能力不仅要求外语能力很高,更要求对家国情怀的领悟、文化知识的培养、思维方式的训练与话语修辞的磨砺。只有讲好中国故事,建立理念上的共同体,形合且神合,才能有机保障经济、文化等方面共同体的稳固与高效。第二,缺乏战略规划,专题研究有待加强。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绝大多数还是在对目前所遇困难的描述。我们必须加强与国际组织相关的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跟进国际公共政策与全球治理前沿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战略、一个学科与一个体系去认识与实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具有科学性与全局观的发展定位与政策指引。第三,培养系统性不足,全局意识有待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一个从国家到高校、从高校到师生、从课堂到社会涉及国策、教育、就业等多个方面、不同层次的系统工程,涵盖“选、培、推、用”等众多环节。我们还应逐步将国际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具体落实到从中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教育阶段中,贯彻到教学与科研的每个环节里。

  随着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推进,近一两年来,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创新性、系统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有些高校做出非常有益的尝试。其中,财经类高校积极识变、及时应变,同时因为国际经济组织数量庞大、需求旺盛,而且高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好,加上学校高度重视,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本研究中,我们特邀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从加强项目管理、创新培养模式、建设特色课程、深化第二课堂等方面做详细论述。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和项目管理方面,张家瑞、闫文静、叶作亮、罗洁在《基于虚拟实验班的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一文中,介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组织虚拟实验班的建设,尤其是本硕衔接、海内外协同,开展“三阶段、三导师、三语言”建设的培养体系,很有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创新培养模式方面,孙亚、杨凯雯、王公元在《财经类高校全球经济治理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探索——基于产出导向理念》一文中,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建设经验,提出依托英语专业建设,发挥多语教育优势,“以开放型经济学科群课程为抓手”“以数字人文素养为手段”,加强国情教育、拓展国际视野,助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陈冬纯、黄冬梅在《基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财经类高校特色英语课程体系建构》一文中开元体育官网,探讨广东财经大学如何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理念,打造特色课程,并且利用个案跟踪、访谈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估建设成果。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艾斌、孙艳在《基于第二课堂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介绍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辩论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对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体验、培养合格的国际组织人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来自财经类高校的实践所带来的启发,笔者认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未来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内容:第一,具实培养方案,重视成效评估。必须将“高大上”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环节上,避免“大而空”,切实将国际组织人才所需的核心素质(见2.0)开元体育官网、国际发展关注的关键问题(如经济发展、减贫扶困、教育改革、改善卫生、灾后重建、环境保护等)与国际组织主要议题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内容中,关注行业与学科接口,在加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沟通技巧等之外,注重加强管理能力和价值观培养,让相关课程在理念上高远、在内容上具实、在教学上有趣,让学生能学、想学、好学,认真回答好“怎么做”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必须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成效检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认真回答好“做得怎么样”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系统的引导性与推动力开元体育官网

  第二,注重实习实践,拓展课外平台。现有的研究关注与国际组织加强合作、提供实习岗位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实施方案与成效评估的关注尚有不足。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以 “共享”与“共赢”为定位的国际合作,为学生多创造实习岗位与交流机会;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如模拟联合国等学生活动,加强与国际问题智库的合作关系,重视有国际组织工作经验人士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多提供学以致用、实景操练的舞台。

  第三,重视专业组织,凸显行业优势。现有研究对基于专业优势凸显院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够重视,仅有如郑淳(2019)极少量研究基于铁路行业国际组织等的讨论。我们一方面需要在联合国等大型组织发出更多的声音,另一方面也需要扩大在专业性国际组织中的力量,如经济类国际组织关系国计民生而影响深远。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机制与发展为例,该组织一贯依据成员国缴纳的份额进行加权,这样美国等发达国家投票权占60%以上,可凭此控制全球的金融政策走向。经过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努力,该组织于2016年1月27日宣布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生效,中国的份额占比从3.996%升至6.394%,成为第三大股东(孙吉胜 2020c),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赢取更护共享、共赢的平等权利。国际组织在数量与类型上处于动态变化中,特别是专业性的国际组织更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我们应该用发展与开放的态度,充分发挥一些学科优势凸显的专业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蓝图中的蓄能。

  第四,激活外语潜力,加强学科合作。现有的相关研究很多讨论外语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少有谈及以外语专业为基地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现有的以外语类高校为基地或以外语学科为依托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已开始在一些高校建立,但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从跨学科、全方位与多层面的发展观来考察,广大外语院系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力仍然待激活。外语学科除了在外语教学、文化培养方面大有可为,在与国际、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结合的跨学科发展中也大有可为。国际组织人才除专业能力外,还需要沟通能力,国际关系学在历史沿革中出现的语言学转向、心理学转向等正说明语言认知与使用的重要性、语言研究对心理分析的重要性。例如,支撑外语学科发展的语言学在话语分析、国家话语建设、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潜力可期,能直接服务于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服务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国家急需、时代急需,同时也是高校对接国家战略的当务之急,它对高校与高校教师的管理模式、教学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国际组织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是新型人才所必备素质的整合与体现。财经类高校已经做出大量有益的尝试和实践,但高端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国文化、具有专业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人才,不仅是国际组织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也是我们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具有一定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院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思路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更广泛地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也是“朝阳事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