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建设、中国外语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共探中国外语教育高质量
马景焘首先代表高等教育出版社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广大外语专家学者和教师长期给予高教社的支持、帮助和关心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2035年建设文化强国的总目标,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离不开外语,离不开外语人才培养,离不开我国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今后,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外语》编辑部将进一步与外语界同仁一起,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指导外语教育实践。
冯家勋代表承办学校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主办方给予广西大学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冯家勋指出,当今国家的软实力已成为衡量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需要一套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这是外语学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机遇。结合广西大学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特别是外语学科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冯家勋表示,希望未来继续加强与外语界专家学者的沟通协作,持续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高等教育出版社向广西大学赠送了外语界领军学者的学术论文自选集《英华学者文库》以及国内首套以课程思政教育为导向的大学通用英语教材《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王文斌教授指出了外语学科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外语学术研究需要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革新,催化自我创造和创新,不求周全,但求新意和独到,激励学术团队咬住某一学术问题不放松。唯有如此,才能催生高质量的研究、形成有组织的科研,才能构建中国自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为国际学术界贡献具有中国智慧的学术思想。王教授从“14个维度”分析了构建三大体系的要素,并提出学术研究问题应遵循的“7个坚持”原则,对我国学术新思想的产生和学术话语体系构建进行了有益探索。
黄国文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外语学科与“四新”建设的关系,指出外语学科与任何一个学科交叉,都必须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开元体育第三届《中国外语》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外语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虽然学科交叉和融合以及跨学科或超学科研究非常重要,但是要做到学科间深度的交叉甚至融合并不是件易事,这是一个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
王俊菊教授指出,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外语人才的内涵和范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她结合山东大学开展的外语教学实践,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跨学科合作、多院系协调与多点交叉融合,应秉持新文科理念实现培养目标重塑、师资团队重构、资源投入重整,做到“质量引领、厚基强能、多元培养”。
胡杰辉教授在报告中系统讨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理念和策略,结合“2023年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的相关案例,重点分析了做好课程思政促学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明确评价目标、选择恰当工具、提供及时反馈开元体育官网最新版。胡杰辉认为,课程思政给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赋予了新的内涵。外语教师要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努力提升评价素养,大力开展课程思政促学评价,发挥评价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中的作用,促进外语课程思政教学高质量发展。
罗选民教授从国内权威学报刊发的一篇有关严复未竟译著之底本发现的重要文章谈起,揭开了学界有关严复文学和美学思想研究的谜团。罗教授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生动反映了解决一个史学的、学术的问题之艰难。报告提醒年轻学者充分认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给学术界史料挖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以应有的尊重,同时希望外语学者提升学术站位,加强对翻译史的探索和开拓。
第一场专题研讨的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广西大学严辰松教授,均为《英华学者文库》作者,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在研讨后进行了点评。作为具有“外”字头的外语学科开元体育官网最新版,天然具有国际性、前沿性和中外密切联结的特征。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进一步确立好自身的学科定位,怎样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外语学科,怎样进一步提升学科的国际话语权,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语境下发挥学科的独特作用,这些已经成为外语学人关注的焦点。几位嘉宾厘清了与外语学科有关但常常被人混淆的重要术语,阐明当下是外语学科发展的最佳时机,继而论述构建外语学科话语体系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最后重点探讨了构建外语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具体领域。
陕西师范大学刘全国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高霄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雪教授、中南大学杨文地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张旭教授围绕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建设展开交流,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教授作点评发言。研讨嘉宾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师资和评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外语学科要深挖教学本质,拓展课程体系,融入价值引领,落实三全育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融通中西文化的外语人才;要学研结合,学以致用,提升能力,以己之长服务社会,反哺社会;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回应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广西大学邓联健教授、重庆理工大学杜云飞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李学宁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李颖教授、暨南大学赵雯教授共同出席第三场专题研讨,点评嘉宾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专家们指出,在科技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当下,各方更应顺势而为,携手并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高等外语教育的更多方式。高校外语教育应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赋能外语教育,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打开新局面,寻求新突破。外语教育界对人工智能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教育变革由内而外,需要理念认同、专家指导、学校实践等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教育变革的目标。专家们一致希望各方未来在内容、资源、平台建设方面能有更多合作,共同推动高校外语教育在数字时代完成转型升级。
《中国外语》编辑部主任常少华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学术交流会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就各项会议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推进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度实践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外语学界将作出更多新的贡献。在与会嘉宾们热烈的掌声中,第三届《中国外语》学术交流会结束。
开幕式和赠书仪式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主任肖琼和高等教育分社分社长谢森主持。主旨报告分别由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教授、暨南大学赵雯教授、中南大学杨文地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张旭教授主持。专题研讨分别由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进行点评。闭幕式由《中国外语》编辑部首席编辑艾斌主持。
“四新”建设给外语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会议为外语学界提供了交流平台,分享了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元体育官网最新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学术话语体系,促进中国话语国际传播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必将激励外语教师在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守正创新,砥砺前行!